2013年7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3年8月1日起,對小微企業中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并抓緊研究相關長效機制。對此,有小型制造業企業負責人表示,“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范圍對于制造業企業來說,基本沒有符合減稅條件的,希望政府未來能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事實上,從2011年以來,國家對中小型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同時也對民營企業發展給予了更多支持,對減輕這部分企業稅費負擔、促進其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作為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車零部件企業多數為中小型企業,也不乏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更是占了不小的比例。它們是否能從這些政策中受益?又需要哪些支持?
政策不沾邊 企業難受益
“這個政策只能是小商小販之類的個體工商戶受益,汽車零部件企業根本就不沾邊,即便標準提高至20萬元,一般的企業也不能受益。生產企業月銷售額不足兩萬元的話,能雇幾個人?這樣的企業還能存在?”成都威特電噴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朱元憲說:“我們企業每月銷售額上千萬元,至少也有五六百萬元。”他進而表示,對于汽車零部件企業來說,小微企業的月銷售額至少要在30萬~50萬元。
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濾清器分會副秘書長儲躍也認為,標準至少要提到三四十萬元才會有企業得到益處。“現在一般白領的月工資都能過兩萬元,生產企業月銷售兩萬元不現實。我們分會的會員單位企業每月至少都是十幾萬、幾十萬元的銷售額。”他說。
“但是環保產品說不定有機會能享受國家的稅費優惠政策。”四川中自尾氣凈化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啟章表示:“為了扶持環保產業,環保部或是發改委有一個針對環保產品的優惠稅收政策,目前應該是在征求意見階段,還沒有正式發布。”
渴求良好市場環境 盼嚴厲打擊假冒偽劣
“國家對零部件企業的支持政策確實是有的,比如內燃機的‘十二五’規劃就提到了濾清系統,2013年年初國務院關于內燃機節能減排的意見也提到這一行業。理論上這些政策肯定有好處,但政策如何真正落實到企業是個問題。”儲躍說:“濾清器行業以中小型企業居多,企業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能談發展,現在很多企業生存都成問題,哪還有余力和實力投入資金到先進技術和產品的研發上,而國家政策支持的項目都需要很強的實力才能達到。因此,很多企業即便注意到國家支持也沒辦法采取行動,就不能真正享受到優惠政策。”
“國家對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支持政策還是有的,我們這兩年從國家、省里和市里都得到了一定支持。”朱元憲說:“但現在最關鍵的是企業面對的市場環境太惡劣,這是擺在企業面前最大的挑戰。”
首先是在汽車行業,整車廠對于上游零部件企業制定的所謂行規過于苛刻,不利于零部件企業發展,且針對國內外企業采取雙重標準。“行規和行業潛規則是人的觀念問題,很難改變,我自己對此都很迷失。”朱元憲說。
儲躍斷定,如果濾清器企業在“十二五”期間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那么肯定會被邊緣化。企業生存困難的首要原因就是市場的不很規范。他說:“市場需要規范,國內自主的濾清器企業很想做好滿足國Ⅳ排放的產品,但主機廠不愿意給國內企業機會,生產出來不能得到試驗和驗證也沒用。”因此,濾清器分會現在提出來汽車上下游產業鏈加強聯系和相互支持,希望能由濾清器行業牽頭,研發出滿足國Ⅳ排放的濾紙,為汽車工業發展作出貢獻。
在朱元憲看來,國家的扶持才是最主要的。“首先要從政策上有所傾斜,尤其要鼓勵和支持核心基礎零部件企業發展。”他說。其次,他認為,國家現在將大量的支持資金投入到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車領域,雖然對傳統汽車零部件行業也有支持,但力度與新能源汽車相比幾乎微不足道。“扶持新能源產業的大方向是沒錯,但那是中長期的解決辦法,要解決現階段5~10年內的問題還要依賴于傳統汽車技術。”朱元憲稱。
朱元憲認為,政府要為企業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就必須在環保法規和節能法規的支持角度、汽車安全法規的實施程度等一系列政策上不斷強化。“比如加大懲罰力度,對套牌等弄虛作假行為嚴格懲罰,那么肯定會對終端用戶產生較大的壓力,市場會隨之改善。”他說:“一方面,對先進的東西多加支持;另一方面,弄虛作假要受到懲罰,一獎一懲,歪門邪道受到抑制,正能量就會顯現。”
“不管是給小微企業減稅,還是給環保產品減稅,都只是一方面。”陳啟章認為,市場真正使用產品才是對企業和行業最大的支持。“現在汽車零部件行業造假的嚴重程度跟食品、藥品等其他行業一樣甚至更甚。”他表示,政府監管嚴重不足導致行業造假大量存在,對企業發展很不利。
“尤其是環保行業,因為產品不涉及個人利益,主要是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造假更是普遍現象。聽說北京環保局在北京亦莊的檢測中心抽檢了很多車,尾氣排放都不合格,‘北上廣’這樣要求高的地區都如此,可以想像其他地區做得更差。”有業內人士介紹說:“很多搞電噴等節能環保的行業企業都被弄虛作假搞得很惱火,一肚子苦水。”
法規不能有令必行 技術進步動力缺乏
惡劣的市場環境使得我國零部件企業與國際巨頭的差距越來越大。“我認為現在零部件的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國內目前根本沒有能與博世、電裝、德爾福等國際巨頭相抗衡的企業,差距很大而且在越來越大。”朱元憲很痛心。儲躍則表示,國內濾清器高端市場基本上都是國外獨資和合資企業的天下,自主濾清器龍頭企業的市場僅僅在中低端尤其中端市場,占據高端市場的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行業目前連滿足國Ⅲ排放的濾清器都沒有準備好,國Ⅳ就進來了,在目前現狀下怎么搞得好?”
“現在整個下游企業對國家法規已經不信任了,動不動就‘狼來了’,大家現在都不當回事,因此對技術進步就缺乏動力。”朱元憲說:“如果企業都缺乏技術進步的動力,那還如何提產品更新換代和產業升級?我們跟世界水平的技術差距就會越來越大,造成的后果就是汽車行業、特別是零部件行業再過幾年全都被邊緣化。”
拋開稅負是否合理不談,陳啟章認為,政府給企業再多支持,都遠遠不如認真執行法規的支持來得力度大。“后處理是新興產業,是為環保作貢獻,企業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做了準備,結果政策一推再推,我們就感到比較傷心。”他說。
因此,要想真正支持零部件企業發展壯大,首要的是政府要做到政策法規有令必行和嚴格監管。“實際上,對我們中自尾氣來說,我不希望減稅,只希望交完該交的稅后,國家標準能在公布后認真執行和落實,其他政策對我們來說都無關緊要。”陳啟章說:“現階段我覺得沒有比嚴格執行法規更迫切的需求了,零部件企業真正需要的就是執行,這個不能落實,其他都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