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8日,渤海商品交易所和青島橡膠谷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天然橡膠現貨交易中心在青島揭牌并開市交易。此次掛牌交易的天然橡膠現貨交易標的物為20號標準膠,這是進口天然橡膠的主要品種,占天然橡膠進口總量的80%以上。
業內人士認為,天然橡膠現貨交易中心的掛牌,將改變傳統的天然橡膠交易模式,為參加天然橡膠流通的各方提供一站式服務和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提供一個公開、透明、高效的現貨交易平臺。
成本降低反而讓企業飽嘗苦果
近年來,天然橡膠價格經歷了“過山車”式的波動。2011年最高時達到每噸3.8萬余元,之后便一路大幅走低,2013年更是從每噸2.8萬多元跌到1.7萬元,逼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三大天然橡膠主產國甚至動用非市場手段,維護橡膠價格穩定。
橡膠是四大工業原料之一,占我國橡膠輪胎產業原材料成本的60%以上。對于我國900多家橡膠輪胎企業而言,橡膠降價是不是好消息?答案讓人大跌眼鏡。我國橡膠輪胎行業巨頭賽輪股份董事長杜玉岱坦言:成本降低反而讓企業飽嘗苦果,企業盼望天然橡膠價格穩定下來,如盼星星盼月亮。
為什么出現這種反常現象?杜玉岱解釋道,短時間內,企業可能會嘗到成本下降帶來的“甜頭”,但長期來看,橡膠價格波動過大卻是貽害無窮。一方面,價格波動極大增加了企業產品定價的難度,不利于正常的產品交易。另一方面,輪胎采購企業也不斷發難:橡膠價格降了,輪胎價格是不是也要降?輪胎企業等于被綁著上了戰車。
“更重要的是,企業生產運行的風險也隨著價格波動在不斷加大。”杜玉岱說,由于目前市場上的天然橡膠交易,仍采用的是傳統的1對1交易模式,采購商通過橡膠貿易商,或直接與生產商簽訂采購貿易合同,而商品的定價,則是參考橡膠期貨的價格。而眾所周知,期貨并不反映商品的即時價格,而是反映商品的遠期價格。同時,期貨價格實際上是由資本控制,并不完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這就造成了天然橡膠價格大幅波動,價格“過山車”成了常態。隨著價格大幅波動和下跌,發生在供貨商等中間環節的交易違約頻繁發生,10%的保證金幾乎喪失了約束力。這樣一來,企業很難對原材料質量、市場布局等進行有效管控,貿易信用風險和經營風險自然就加大了。“原材料價格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穩定、公開、透明。”杜玉岱說。
橡膠交易模式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作為輪胎生產大國,我國的天然橡膠進口量占了世界的1/3,頻繁違約現象也使我國企業在天然橡膠主產地東南亞面臨巨大的“信任危機”。青島橡膠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焱,幾個月前在泰國參加一次商務活動時,被當地農業部門乃至膠農追問最多的問題就是“你們公司到底準備從泰國買多少橡膠”。
無論從哪方面看,實現橡膠交易模式轉型升級已是迫在眉睫。張焱告訴記者,橡膠谷與渤海商品交易所聯合打造的現貨交易中心,就是橡膠谷推動轉型升級的一次嘗試。
張焱告訴記者,橡膠谷是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地方政府和青島科技大學聯合業內巨頭共同發起的化工橡膠行業高端產業聚集區,經過近年來的打造,已搭建起完善的商品交易、電子商務、倉儲物流、科技創新等12個平臺,聚集了全球頂尖的上下游企業,成為產業高度融合的化工橡膠行業生態圈。“可以說,橡膠谷已經發展成為全球化工橡膠行業的‘硅谷’”。
成立橡膠現貨交易中心,就是橡膠谷借助這一優勢,通過行業資源整合、商業模式創新和全產業鏈的貿易流程再造,為參加天然橡膠流通的各方提供一站式服務和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提供一個公開、透明、高效的現貨交易平臺。
現貨交易如何運轉?張焱告訴記者,現貨交易中心就是一個第三方平臺,橡膠生產商和應用商可以利用這個平臺進行橡膠現貨交易,一方面省去了貿易商這個環節,另一方面,交易雙方省掉了同多個企業談判的繁瑣,而完全依據即時的現貨價格進行交易,實現交易公開透明,降低交易成本。“其核心,是推動定價機制從期貨回歸現貨。”
渤海商品交易所副總經理鄭宇透露,在產品設計上交易中心采用“境內關外”保稅庫交收,利用青島保稅區“免證、免稅、保稅”的成熟進口膠貿易流轉和倉儲物流服務體系,通過天然橡膠境內外既有客戶群,聯合東南亞產業巨頭和國內龍頭企業,實現跨境交易無縫對接。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副會長徐文英評價說,天然橡膠品種登陸現貨交易平臺,將推動天然橡膠定價格局的改變,形成以期貨市場、現貨市場和實體流通市場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多層次市場體系,推動上下游企業深度對接,推動橡膠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