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商用車市場受到宏觀環境背景的制約,粗放型傳統制造工業正從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衰減快速向中部和西部地區轉移。與此同時,中重卡中低端產品在中、西部卻有廣闊的市場,說明商用車正在進入一個市場和產品根本性和結構性變化的時期。
國產重型卡車市場未來發展的趨勢如下:
高端產品節能環保化
目前,長距離、超長距離、快速運輸和商品的配送,對車的質量、可靠性、耐用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這將使同質化的產品將逐漸失去競爭力,高端市場已開始快速成長,將在不長的時間內形成數量級的市場規模。
近年來,中國卡車低端車市場的銷售在逐年下降,價格競爭越來越激烈。而與此同時,中端與高端的增長卻非常快,且進口車也在不斷增長,這些市場發展態勢都是隨著中國的重卡需求在改變。從2010年起,中國高端重卡的需求就以每年1%的速度在增長,預期到2020年后,中國高端重卡產品的市場份額將達到重卡總量的10%以上。
高端產品應列入用戶的選車范圍,因為這樣的產品既能做到符合節能、環保的要求,又能降低用車成本增加的使用效率,高端重卡往往在整體使用成本上要更劃算。各項能耗水平低意味著用車成本低,排污少意味著節能、環保。
外觀高大威猛歐美化
近年來,國產重型卡車的外觀造型越來越趨向流行歐美高大威猛、粗獷豪放、冼練簡約、時尚動感風格,而充滿現代張力的方向發展。充分結合了車身結構、制造工藝要求、空氣動力學、人機工程學、工程材料學、機械制圖學、聲學和光學等方面的知識,進而將產品造型外在的形式美與內在的科學先進性能完美結合。
內飾多功能化
生產廠家在降低風阻、噪聲,提升整體舒適、安全性能上大做文章,營造駕駛室的溫馨家庭氣息,高度體現人性化。如仿轎車化設計讓卡車頗具人情味;航空化內飾來設計和布置,越來越寬敞、舒適,溫馨的駕駛室為駕駛員提供了良好的運輸動態工作環境。當下國產高端重卡融合了亞洲東方文化色彩氣息與細膩精致流暢的元素,形成中國重卡自身鮮明的創新特色。
高速大功率重噸位化
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不斷加大以及水電、礦業、油田、公路、城市交通運輸和環保工程建設等項目的增加,加大了對重型車的需要,為重型車的發展創造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這就意味著高新技術、高附加值、效益比較好的產業得到增長,這會帶來一批附加值很高的貨物運輸,也意味著今后我國需要高效率、高質量、高可靠性的商用車。我國未來的重卡會從降低單位運輸成本的角度考慮,發展大功率、大排量、重噸位的卡車。這將為高端用戶帶來更多選擇。
變速器超速擋化
變速器匹配與發動機的功率有關,不同功率所匹配的變速器傳動比不一樣。匹配大功率發動機的車輛載重量較大,所匹配的變速器需要較大的傳動比,反之亦然。
目前,國產重型卡車變速器的傳動比正在變化中,現在裝有超速擋的變速器越來越多,變速器的擋位也由過去的9擋逐漸向12擋過渡,這還是與超載有關。在超載的情況下,車輛行駛速度慢,相對的經濟時速比較低,9擋變速器就夠用了;而在標載情況下,經濟時速提高到了95—110公里,這就需要有更多擋位以實現更快的速度。
牽引車功率大且扭矩小的車輛,這種車速度快、油耗低。自卸車相對發動機功率適當而扭矩大的產品,擇配減速比較大的后橋和擋位較多的變速器,速比指的是變速器與車橋的綜合效果。
車橋高效率高科技化
重卡車橋是汽車底盤中的關鍵總成之一,承受著重卡的滿載彈簧上載荷及地面經車輪、車架或承載式車身經懸架給予的鉛垂力、縱向力、橫向力、及其力矩,以及沖擊載荷;驅動橋還傳遞著傳動系中的最大轉矩,橋殼還承受著反作用力矩。
在國家法規的限定下,車橋的載重能力不可能有太多的增加,現在各專業廠家采用最多的方法是“不斷增加車橋及其附件的技術含量,從橋殼的制造工藝、車橋的減速形式、車輪的制動方式等方面入手,通過吸收國外一些先進的技術,推出具有本企業特色、結構先進、承載能力強的車橋”。
智能電子信息化
重型卡車安全性向智能化方向發展,除停車、行車制動等基本安全措施外,通過配備功能齊全的GPS監控系統,防側翻系統,以及采用電控、液壓、機械、ABS、ESP、EBD以及網絡智能行車系統等安全舒適信息系統,大大提高了整車的安全可靠性。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大量地運用,使各主要總成的運行狀況,處處都以電子元件感應顯示,操作系統大都通過電腦自動協調處理。
智能化技術研發加速使汽車的操作性更簡單,行駛安全性更好。現在已有更多的智能系統和預警系統被作為主動安全系統使用,這些產品不僅能提示駕駛者潛在的威脅,還可以幫助駕駛者采取保護措施,為智能化汽車在人車互聯方面提供技術支持。
零部件輕量化
輕量化,是為了追求更高的運輸效率,在載貨重量不變的前提下,通過車身減重,實現提高車速、減少燃油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的目的。重卡的輕量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涉及整車、發動機、懸架等各個領域,甚至包括新材料以及新技術擴大了應用范圍。
在實現輕量化的方法上,一是優化車輛設計結構,二是在優化產品結構的基礎上應用新材料。如采用鋁合金、鎂合金、陶瓷、塑料、玻璃纖維或碳纖維復合材料等新材料的應用的高級階段上,或將驅動橋改為轉向橋、雙層梁改為單層梁,從基礎設計入手,通過優化結構及合理使用新材料、新技術,在不降低承載能力前提下實現整體輕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