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榮獲“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之后,時隔一年,譚旭光又一次站到了山東企業界至高榮譽的領獎臺上。
2月7日,山東省召開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旭光被授予“山東省杰出企業家”稱號,記一等功。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山東省企業界的最高榮譽,本次評選只有三人獲此殊榮,分別為海爾集團張瑞敏,山東重工集團譚旭光,威海威高國際醫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陳學利。
山東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41個工業大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2.6萬家,優秀的企業家可謂成千上萬,為什么站到“C位”的又是譚旭光?有一個關鍵答案——他是胸懷創新的科技型戰略企業家。
圖為頒獎現場
經濟大省遴選帥才,為什么是譚旭光?
GDP全國前三,大企業多,企業家群體茁壯,這是山東企業的基本盤。有人發問:“從經濟大省中遴選企業精英、管理帥才,為什么是譚旭光?”
權威資料顯示:譚旭光掌舵下的山東重工集團去年營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200億元,重卡、柴油機銷量全球第一;其旗下濰柴集團在我國機械工業企業中排名第一,跨國指數達到37.63%。
五千億裝備航母的動力,源于一系列核心技術突破。
他帶領團隊研發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技術,一舉拿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主導研發的世界首個本體熱效率51.09%的柴油機,被國際權威檢測機構德國TüV南德意志集團譽為“在全球發動機行業是處于最先進的水平”……
如果我們將目光投向歷史深處,可以發現譚旭光身上不走尋常路的創新精神與奇跡、標桿之間的關系。
他從一線產品試驗員做起,37歲擔任企業“一把手”,用了20多年,帶領著濰柴從1998年瀕臨破產時的年收入5.8億元猛增到2021年的3055億元,創造了令業界驚嘆的“濰柴速度”“濰柴奇跡”,成長為國企改革的標桿、心無旁騖攻主業的典范。
創造奇跡的因素很多,但在譚旭光看來,狠抓科技創新,激發企業迸發出持續的磅礴力量是關鍵因素之一。記者發現,他執掌濰柴的二十多年間,從引進學習到自主創新,他們每年產出“1500+”項專利,書寫了一系列“中國第一”“世界第一”。
自我總結時,譚旭光說:“要強大必須擁有世界上公認的、別人拿不走的、行業依賴我們的核心技術,這一直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span>
心無旁騖攻主業,致力于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第一生產力,讓譚旭光帶領山東重工這艘工業裝備航母走上營收5000億元的高位,并錨定萬億目標扎實前行。
譚旭光近照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企業家?答案蘊含在12個字中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企業家?在不久前舉行的山東重工集團2022工作年會上,譚旭光曾分享自己的12字秘訣,即忠誠、干凈、激情、胸懷、創新、透明。
他認為,縱觀國際國內成功的、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案例,這個企業的領頭人一定是科技型的戰略管理者,而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企業管理者。
大缸徑發動機技術含量高、價值高、門檻高。此前該領域的“玩家”僅是少數幾家國際巨頭,我國長期在該領域依賴進口品牌。蓄勢“蟄伏”10年的濰柴,如今迎來了大缸徑發動機訂單暴增期,產品供不應求。
這一事實包含兩大重點信息:一是瞄準科技自立自強超前布局、加大投入,這需要眼光和膽識;二是將科技轉化為第一生產力,這需要謀劃和技巧。
從20世紀90年代第一臺斯太爾重型汽車柴油機熱效率38%,到今天全球首次實現柴油機本體熱效率51.09%,譚旭光帶領團隊以科技創新深挖柴油機動力潛力,使其熱效率持續提升。
在新能源板塊,無論是純電動、混合動力還是氫燃料電池,譚旭光帶領企業瞄準全產業鏈,瞄準自主創新,深耕了十年,如今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純電動三大技術路線齊頭并進,產業化加速突破。
總結起來,科技型與戰略管理兩個關鍵詞,是譚旭光作為優秀企業家抓住的“牛鼻子”。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以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洶涌而來,帶給企業機遇,更讓企業家承受著轉型之痛。而譚旭光的思考是:要放大缺陷,自我革命;成功時不膨脹、困難時有韌性,企業才能長盛不衰。
這是譚旭光的風格。他從來沒有停止對危機的思考和預警,并為此做好了充分準備。
當前,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既面臨難得發展機遇,也面臨不少風險挑戰,關鍵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續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
實現上述目標的關鍵,在于一大批科技型企業家,特別是“譚旭光式”企業家的出現。
實現遠大理想,道阻且長,行則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