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創新之核、發展之要、強國之基。要用心用情做好山西人才大文章,讓三晉大地成為各類人才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熱土,讓廣大人才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征程中施展才華、建功立業。”2021年12月28日召開的省委人才工作會議,對首屆“山西省優秀人才突出貢獻獎”獲獎者隆重表彰,省委書記林武深情寄語。
10位獲獎者中,我市唯一上榜的大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遠勤山引人注目。
“九死一生”,是人們對汽車制造行業的形象寫照。那么,從摩托車修理鋪小伙子到多元化發展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掌舵人,民營企業家遠勤山矢志不渝的創新之路該如何走過?我們還得從一組數字說起。
34年磨一劍
“風馳天下,大運摩托”,當年這句朗朗上口的廣告語傳遍大街小巷,使大運摩托走進千家萬戶。
1987年
改革開放初期,摩托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沿海地區價格低,而對內陸地區來說,稱得上“奢侈品”,這讓遠勤山看到商機。大約2000公里的路程,就是靠著遠勤山將一輛輛摩托車騎回來,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就是憑借著這樣的嘗試,遠勤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隨著對摩托車了解的逐漸深入,他不再滿足于“賣”。“想要企業走得更遠,就必須要創新,說到創新首先要有自己的品牌。”遠勤山說。
1998年
遠勤山和他的團隊南下廣州,先后成立廣州市大陽摩托車有限公司和廣州大運摩托車有限公司。從此,大運集團開始涉足摩托車研發、設計和生產,不到10年就建成國內一流的摩托車及發動機生產線,實現由“賣”到“造”的飛躍。
居安而思危。在大運摩托最輝煌的時刻,遠勤山開始進軍商用汽車領域。“創新決勝未來。質疑的聲音一直都有,但是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用辯證、長遠的眼光研判未來發展。”遠勤山堅定地說。
如今的大運,先后開發燃油類、燃氣類、純電動、氫能源卡車及純電動客車、乘用車等產品,累計獲得各項授權技術專利1800余項,形成了完整的、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汽車產品線,在經濟性、安全性、舒適性方面具有十分明顯的競爭優勢。
創新是企業的未來,產品是企業的根本。2021年,大運汽車新申報各類專利16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25項,商用車開展各類研發項目400余項,并推出V7、N8E、N9H等新產品。新能源乘用車開展各類研發項目150余項,項目產品涵蓋純電動SUV、MPV、轎車三大系列乘用車產品。
34年如一日,鑄造企業創新之魂。
截至目前,從摩托車銷售、制造,到全系列商用車制造,再到極具戰略意義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大運心無旁騖,始終專注于一件事——為用戶出行、貨物運輸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并實現了一次次轉型跨越。
12年“兩輪”變“多輪”
“造重卡?這怎么可能?山西的汽車工業基礎太薄弱了!”
“隔行如隔山啊,造重卡風險太大。現在摩托車領域收入不錯、市場穩定,萬萬不可折騰。”
……
十幾年前,遠勤山剛萌生造重卡的念頭,反對的聲音就此起彼伏。
“當時有人勸我不要碰汽車這塊燙手的山芋,要考慮其他賺快錢的項目,但我覺得內行人不做外行事,做企業不能忘記初心,我就是認準了實體經濟,認準了汽車制造。”遠勤山說。
頂住種種壓力,遠勤山始終堅守自己的選擇。2004年,他利用轉型期間摩托車銷售、投資房地產積累的資金,開始著手重卡基地的建設。2009年10月26日,“大運”重卡正式投產,填補了山西自主生產重卡的空白。
“通過我們的發展規劃和不懈努力,到2016年,我們才開始持平賺錢。”遠勤山說,“從建廠、投產到實現盈利,大運人臥薪嘗膽,用了整整12年的時間!”
12年,造“兩輪”摩托車的遠勤山,完成了“多輪”重卡汽車的蝶變。在此基礎上,大運集團收購了四川銀河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建成都大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并在湖北十堰建立湖北大運汽車有限公司,形成三地優勢互補的卡車產業布局。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的主力軍,也是創新成果的使用者、受益者。大運重卡自投產以來,從無到有,由弱變強,連續多年躋身重卡行業10強,牽引車更是接連多年排名前六,成為中國民營重卡企業的領軍代表。
3∶7的PK
作為一家汽車制造企業,大運在發展中始終貫徹“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理念,堅持產品技術創新、綠色轉型升級兩手抓。早在2010年,大運就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2017年,又開始涉足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研究開發。
“2021年,我們的新能源項目創新投入占總創新投入的70%,而傳統汽車投入僅占30%。別看新能源投資多,現在還賠錢呢,投入產出倒掛嚴重。”遠勤山說,“但是,我們會繼續堅定不移加大新能源項目投資比例,因為這更符合國家大政方針,代表著大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
3∶7,比的是眼光,比的是定力。遠勤山堅信,短期的“賠本”,必將贏得前景無限的明天。他常勉勵身邊人:“創新本就存在巨大市場風險,而汽車屬于資金、人才、技術密集型行業,收益周期長,更需要‘慢火細熬’。”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0年9月19日,“大運”新能源乘用車項目正式投產下線,推出的純電動MPV遠志M1,擁有高鐵般的乘坐舒適感、震撼的音響效果、超高的性價比,一經推出迅速獲得客戶青睞,上市僅一年時間,細分市場位居行業五強。
“廠房設備上硬投資,人才隊伍上軟投資,‘軟硬兼施’造就硬核實力。”遠勤山說,“解決新能源汽車研發過程中的‘卡脖子’難題,離不開強大專業團隊的支持。我們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環境,為企業創新不斷賦能。”
目前,大運和華為、博世、寧德時代等世界一流企業在多項前沿技術領域開展戰略合作,共同合作研發多款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智能化、高性能、超長續航新能源車型。其中,四款高檔電動車將在2022年北京車展亮相,實現產學研相結合。
遠勤山的辦公桌上,各色汽車模型琳瑯滿目,寄托著“大運人”汽車夢的美好憧憬。
“綠色、創新,是企業攻堅克難、成長壯大的密碼,也是經濟行穩致遠的動力源泉。下一步,大運將持續加大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資金、技術及人才投入力度,爭取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營收占整體營收比例50%以上。”遠勤山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