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霧霾天氣加劇,大氣污染防治開始成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雖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六年來首次沒有提及"新能源汽車"概念,但"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趕超先進"等指向性明確的政策表明,新能源汽車仍被給予厚望。
安凱新能源公交上線運營儀式
隨著人口流動性的不斷增加和城市不斷擴容,城市居民對公交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新能源客車,特別是混合動力客車,非常適合國內現實狀況,對城市多模式公交體系的完善,治理道路擁堵問題和環境污染問題,推動智慧公交都市和低碳城市的建設,都有很大益處。
然而,政策的熱度難以換來有效的市場回應,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仍有重重障礙亟待破除。
首先是配套設施不完善,新能源汽車發展中,電池是核心技術,而充電站設施是最重要的配套。充換電站建設不僅投資大,還要有較大的場地。相比之下,換電比較方便,但是換電站建設投資大、成本高,國家并不提倡建設換電站。全國人大代表湯玉祥建議,應鼓勵各地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并按4萬元/臺的標準給予充電設施建設獎勵。
其次是技術標準不完善。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技術標準仍然空白,電噴系統和自動變速箱技術被外國企業壟斷,阻礙產業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只是基礎設施的配套,研制成本問題、電池體積和重量問題、新能源車的續航能力問題、電池的使用壽命問題和電池的環境危害問題等一系列問題的解決,都是新能源車發展必須面對的問題。所以盡快落實,盡快研究制定具體的技術標準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重之又重的問題。對于企業而言,應多注重自主核心技術研發,創新市場推廣和商業模式。
最后是購買客車的大型公交集團和旅游公司地方保護嚴重,一般他們只采購當地或者周邊客車企業的產品,這成為阻撓新能源客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業內人事指出:"表面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緩慢是由于電池成本高、銷售價格貴、充電設施缺乏,其實關鍵原因是地方保護主義。新能源汽車只能在本地消化,難以賣到其他示范試點城市。
中國商用汽車網記者點評:新能源客車目前仍以混合動力車型為主。那么如何在市場中占據主要優勢,不僅要依靠企業自身的產品競爭力,還要具備前瞻性的技術儲備和規劃合理的市場布局,政府應該打破地方保護主義限制新能源客車區域發展這一僵局,這樣新能源客車才能更好的發展。——商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