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到2015年,我國將建成一批效率高、規模大、技術新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冷鏈物流核心技術得到廣泛推廣,形成一批具有較強資源整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冷鏈物流企業,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上下游銜接、功能完善、管理規范、標準健全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體系。
《規劃》提出,到2015年,全國冷庫總容量在現有880萬噸的基礎上將增加1000萬噸,并建成一批效率高、規模大、技術新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20%、30%、36%以上,冷藏運輸率分別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分別降至15%、8%、10%以下。
農產品冷鏈物流是指水果、蔬菜、肉類等物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物品質量和性能的一項系統工程。我國是世界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消費大國,目前蔬菜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59%、水果和肉類產量占46%、禽蛋和水產品產量占35%。近年來,我國生鮮農產品產量快速增加,每年約有4億噸生鮮農產品進入流通領域,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規模大。
《2013-2017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綜合冷鏈應用率僅為19%,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為5%、15%、23%,冷藏運輸率分別為15%、30%、40%,產品損腐率較高,僅水果、蔬菜等農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上損失率就達25%~30%,每年約有1.3億噸的蔬菜和1200萬噸的果品在運輸中損失,腐爛損耗的果蔬可滿足近兩億人的基本營養需求。
據悉,發達國家預冷保鮮率為80%~100%,冷藏運輸率80%~90%,冷藏保溫汽車占貨運汽車比率1%~3%,而我國分別為30%、10%~20%、0.3%。這一方面說明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在基礎設施、技術、法規體系等方面亟需完善,另一方面也預示該行業發展前景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