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這是燃料,不是喝的飲料”,這是在7月17-18日,“打好藍天保衛戰 甲醇汽車技術交流會”上對甲醇燃料最多的點評。
現在行業里對甲醇確實有一些質疑的聲音,有些不了解真相的人認為甲醇不適合做車用燃料,為了解開這個誤解,由工信部甲醇汽車試點工作專家組主辦,《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榆林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榆林碳氫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協調組織的“甲醇汽車技術交流會”在陜西榆林召開。
環境和能源問題加劇 甲醇產業應受重視
當下,我國迅猛發展的汽車行業面臨能源和環境兩大制約。一方面是我國石油增產有限,新增的汽車用油主要依靠擴大石油進口來支撐,對外依存度增至69%,給能源安全帶來隱憂;另一方面,嚴重的霧霾天氣也加深了人們對環境的憂慮。汽車能源的多元化替代符合我國國情,除了大力推行電動汽車之外,甲醇汽車的發展也理應受到關注和重視。
數據統計,2017年我國甲醇產能8351萬噸,同比增長8%,增幅提高4.3個百分點。 2017年全球甲醇產能約13660萬噸,中國占61.1%。2018年國內預計將有700萬噸新增甲醇產能,全年甲醇產能有望突破9000萬噸。近年來我國甲醇新增產能趨向大型化,30萬噸以上規模是企業新建產能的主要選擇,其中60萬噸以上規模產能持續增加。
在甲醇試點專家組組長、原中國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看來,在我國缺油、少氣、相對富煤的能源結構下,甲醇燃料不失為一種可以緩解我國能源結構緊張、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的替代能源,而將會議選擇在陜西榆林,是因為榆林是我國以煤炭化工為主的能源中心,這里有煤制油,煤制氣、還有煤制醇,作為全國最大的甲醇生產基地結合黨中央國務院打好藍天保衛戰和重型車國六標準發布,可謂是順勢而為。
甲醇優勢多 商用車企獲得肯定和認可
關于甲醇,無論是從分子結構還是從化學反應階段都有著其他能源無法比擬的優勢,不但完全燃燒時氮氧化物排放少,還有就是燃燒速度快,不會產生顆粒和炭煙,對于柴油重型商用車而言,可以從源頭上進行治理,而且符合用戶和地方的利益。在本次會議上,吉利汽車和中國重汽的負責人也帶來自己對于甲醇燃料車輛的技術分享。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資深工程師金先揚告訴記者,吉利采用M100甲醇技術路線,發動機從研發到市場化,用了整整12年時間,在開發過程中,形成了近百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目前吉利汽車作為標準發起人正在制定行業《甲醇發動機技術條件》標準以及其它標準的主要參與者工作。
如今,吉利已經在山西晉中、貴州貴陽,四川南充建立甲醇汽車及發動機生產基地;共有16款公告產品,從2013年投入試點運行以來已在我國累計投入了3500多輛,運行總里程超過2.2億公里,單車最大行駛里程超過30萬公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吉利在冰島進行了2年的測試運行,得到了充分肯定和認可。
中國重汽杭州動力研發中心試驗室副主任裴卡斯告訴記者,中國重汽濟南動力有限公司與天津大學合作,以中國重汽WD615柴油機為原型機,開展了柴油-甲醇雙燃料發動機技術研發,該項目2015年結題。為柴油-甲醇雙燃料在重型柴油機上的應用及產業化提供技術支撐。作為課題的研究成果,研發成功了D10系列柴油-甲醇雙燃料發動機,包含D10.34-40M(國四排放)、D10.34-50M(國五排放)兩種型號。在對比了車輛在雙燃料模式下和純柴油模式下燃油經濟性,雙燃料的車輛每百公里節省費用60.5元。
前景看好 甲醇推廣任重而道遠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為什么甲醇燃料這好,卻在中國沒有大面積的普及,其實對于甲醇汽車還有幾個難點需要克服,由于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目前在國內屬于“新興事物”,產業鏈互動不暢、銷售網絡搭建難等問題普遍存在,推廣甲醇汽油和甲醇汽車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支持。
此外,高比例甲醇汽油具有較強的毒性、腐蝕性和溶脹性,與油品的特性差異較大,導致傳統汽油車改裝成甲醇汽車之后,出現了冷啟動困難、油路橡膠件腐蝕、油泵和噴油嘴壽命縮短等問題。
如何通過突破技術難點、改造汽車動力系統來避免故障、提高油車匹配程度?這是甲醇燃料及汽車大規模推廣亟待解決的問題。
其實,美國早在幾十年前就在使用甲醇燃料,但鑒于傳統燃油具有非常大的成本優勢(油價比中國便宜幾倍),導致甲醇汽車一直沒有大規模推廣開來。如今甲醇燃料的推廣,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國對國外原油的依存程度,增強我國應對國際油價波動風險的能力。
編后語
總結一下,甲醇汽車的推廣以及甲醇燃料加注體系建設在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這是一條充滿未知的路,但世界汽車和甲醇行業正在關注這種影響力。中國也正在轉向由政府引導,促進更廣泛地甲醇汽車商業化發展,至于未來能發展成怎樣,盡人事,安天命罷了。即使因故不能實現,又有什么好嘲笑的呢。只有一直躺在地上的人才不會摔到坑里。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商用車之家,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