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賀駿金順 一條寬度不足70厘米的自行車道,最近引起了沈陽市民的關注。讓人們開始注意城市自行車一族每天不得不面對的無奈現實:被機動車道壓縮得越來越窄甚至消失了的非機動車道,被停在路邊的汽車隨意“斷頭”的非機動車道……。 騎行就像走鋼絲,偏一點就出界了 近年來,城市里的汽車道路越來越寬,而行人和非機動車的空間卻越來越窄,有的道路更是很難看到自行車道和其他非機動車道。 家住沈陽市和平區和平南大街的鄭女士每天騎車上下班,她自嘲“車把長66厘米的自行車在寬70厘米的自行車道上騎行就像走鋼絲,偏一點就出界了。” 這條寬度不足70厘米的自行車道旁,記者看到,和平南大街砂陽路南的道路為雙向四車道,最窄的自行車道位于路東,從機動車道白線外側到路邊黃線內側之間的距離最窄不足70厘米,即使算上黃線的寬度,也不超過90厘米。 盡管沈陽這條自行車道只有200米左右的長度,但還是給騎車市民帶來了不便。我國1995年施行的《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明確規定,自行車道每條寬度宜為1米,靠路邊的和靠分隔帶的一條車道應加0.25米。 對于目前和平南大街部分路段的自行車道寬度不符合“國標”的狀況,沈陽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相關人員表示,這樣的狀況在沈陽其他道路上也存在,如果這一道路狀況的調整改造能夠納入城建計劃,規劃部門就會相應根據程序進行審批。 像沈陽這樣僅有70厘米寬的自行車道并不是孤例。之前就有網友在西安市未央路發現了一條距離人行道臺階僅有10厘米左右的自行車道,并調侃稱這是“世界上最窄的自行車道”,以及天津僅夠兩輛自行車并排勉強騎行的“自行車道”。 騎車感到緊張,安全風險加大 我國是自行車大國,部分國人對自行車的依賴程度比較高。即便城市道路修得再好,汽車再多,自行車仍然是很好的短程交通工具。 然而,隨著機動車的急劇增加,自行車一族的安全風險不斷增加。在今年9月,沈陽于洪區西江街附近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大罐車轉彎時撞上了騎行愛好者,造成騎車人當場死亡。 在沈陽皇姑區淮河街,由于附近小區較多,道路兩邊的非機動車道儼然成了機動車停車場。來往的自行車幾乎都被擠上了機動車道。如果是靜態地停放在非機動車道上危險性還不大,騎車人最怕的是,在行駛過程中突然一腳剎車,停在了路邊。如果在它身后的騎車一族反應稍慢,很有可能連人帶車就撞了上去。 常年騎車上班的張先生向記者訴苦,十年前騎自行車的人很多、陣容龐大,騎起來感覺很踏實。但現在不一樣了,騎車的時候精神十分緊張,畢竟,他們要不斷面對機動車可能給他們帶來的危險。 留住自行車道,倡導綠色出行 “現在的自行車道要么被侵占,要么就沒有了,路越騎越窄,有時甚至感到無路可走。”本打算靠騎車上班來鍛煉身體的市民李偉告訴記者,剛剛過去的夏天,他上班路上只騎過5次自行車。其余時間里,這輛價格不菲的自行車只能在公園里陪伴他。 沈陽建筑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劉亞臣教授說,都市交通應該保證自行車的道路通暢,大力提倡使用自行車。因為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騎自行車是最節能的,既是零排放,又是零能耗,還可以鍛煉身體,應該倡導節能環保的生活理念。 “在歐美一些國家,自行車大行其道,人們熱衷于這種方便而環保的出行方式。”劉亞臣說,在荷蘭,城市交通系統甚至還給騎自行車者優于開車者使用道路和綠燈先行權。一些交通信號允許騎車者先于汽車行駛。 劉亞臣說,國外先進經驗表明,局部的道路拓寬無助于解決整個城市的暢通問題。同時,多使用自行車可減少交通擁塞和鋪路用地。一輛汽車占用的路面一般可以容納6輛自行車,而一輛汽車停車所占用的空間則可使20輛自行車停放。 專家建議,城市道路規劃要充分考慮自行車道等慢行交通系統的設置,在空間上預留相應路幅寬度;同時,這一交通系統的后期維護也要加強,以保證非機動車通行的舒適、安全。 電話:400-815-8382 地址:蘇州市工業園區通園路138號 |